作为学者,李世普是成功的。作为一名生物材料科学家,他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发明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5项,专利1项,撰写学术论文百余篇,编、译著4部,已开发生物材料产品10余种,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培养了一批生物材料的高层次人才。
1995年李世普被任命为武汉工业大学副校长,1997年又被任命为武汉工业大学校长。从一位普通工人的儿子成长为一名教授,一名博师生导师,一名科学家,一名大学校长。短短几十年,他完成人生的几大跨越。在谈到自己时,他总是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有着朴实的感情,朴实的思想和朴实的生活,我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精神上富有、充实。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在于奉献。”
没有志向,没有艰苦奋斗,就不会有成功。
也许是北方水土的浸润,出生于辽宁新民的李世普浑身散发一种北方人的直率和豁达,但他性格中更多的是真承于父辈的坚韧和顽强,而这正是他在生活中甘于平淡,在事业上自强不息的基础。
在北京建筑工业学院硅酸盐专业毕业后,李世普留学校硅酸盐工程系陶瓷教研室任教。凭着对陶瓷的兴趣,1974年,他参加了学校陶瓷课题组“陶瓷电接点水位计”的研制工作,1978年,这项成果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这是他在陶瓷研究方面的发轫之作。这个项目的获奖使年青的李世普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从此坚定了他利用特种陶瓷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决心和信念。
特种陶瓷的研制是一种耗费身心的艰苦工作。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常常需要自己制作高温炉,在陶瓷烧结过程中,经常要连续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甚至要连续值几个夜班。几天下来,人累得几乎不能站立,李世普却还要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寒冷的冬天,要制作模具,不能生火,手冻僵了,只得搓一搓,又继续干。夏天,在著名的火炉城市武汉,围着摄氏1300多度的烧结炉工作,汗水如注,还是继续干。
成功的信心来自大量的实践。
1979年,一位医生在闲谈中告诉他:目前许多患者因为体内关节失去功能,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痛苦。国外有用陶瓷材料研制人工关节来进行置换手术的例子。凭着一个科学工作者的直觉,李世普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新课题,其中蕴涵了生物陶瓷研究的巨大发展前景。
七十年代中期,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陶瓷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具有特殊的生化功能引起了国际上材料学、医学领域的专家们的关注,而当时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为弥补这一空白,武汉建材学院成立了以李世普为首的生物陶瓷研究小组,他们首先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人工关节这一难题。
在学校教学楼旁的一间简易平房内,李世普和研究组的成员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超负荷地工作,仅用7个月时间,便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纯刚玉双杯式人工髋关节”。经试验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成果获国家建材局科技成果三等奖。随后,李世普又针对这种人工关节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终于在1981年研制出了我国首创的“陶瓷与金属复合型人工髋关节假体”,并先后经北京、武汉、沈阳等地的十余家大医院临床应用,获得成功。1985年,这项成果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和湖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因为在我国生物材料领域开创性的工作和成绩,他被国家建材局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并被誉为创造全陶瓷人工关节的“中国第一人”。但他并没有陶醉,又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新的目标。
在研制人工关节的过程中,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他的脑际:能否研制出一种无机材料,使其在生物化学作用下参与人体生理代谢,成为骨头的一部分。因为从理论上说,配制出与人体骨头无机成分相同的陶瓷材料是可能的。
1987年,李世普开始把这想法付诸实践。1998年,李世普当年的“梦想”终于成真,经过十余年的刻苦研究和探索,研究成果得到了实践证实,并获得了专家认定,生物降解材料项目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自此,我国进入了生物材料研究的国际先进行列。
能为社会做出看得见的贡献,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不可替代的幸福。
——1979年,一个患有严重髋关节骨病的14岁的男孩,成功地进行了“纯刚玉双杯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后四周,这个14岁的男孩站起来了,行走自如,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1980年,“纯刚玉与金属复合的新型人工股骨头”问世。一位外国教授说:“你们的研究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
——1981年,一个被医生断定只能活9个月的骨肉瘤患者,年仅18岁的少女,通过“纯刚玉复合型人工膝关节”的置换手术终于保住了双腿和宝贵的生命。
……
这些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和痛苦的科研成果使一个科学工作者辛勤劳动和艰苦的探索得到了社会最直接的肯定和认同,也使李世普当初献身科学研究,回报于祖国和人民的夙愿成为现实。李世普说:“能为社会做出看得见的贡献,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幸福。”
到目前为止,李世普和他的同事们已能制作人体从头到脚95%骨头的人工骨,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以及医用产品证书,实现了耳听骨等产品的批量生产,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